雨災善後見成效 救災切忌表面化

上周的一場世紀豪雨,令香港遭受損失,特首李家超昨日(10日)召開會議,聽取政府各部門匯報善後工作和市面復修情況,要求政府各部門爭分奪秒讓市面恢復正常運作,將市民日常生活不便減至最低。從實際情況看,今早(11日)雖然仍有大雨,但市面大致已恢復正常,絕大多數市民都可正常返工返學,反映出政府善後工作有效率具成效。而世紀暴雨的災害,並非只有表面上看得到的地方,救災善後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,政府仍須持續細緻深入地做好災後工作,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。

應對突如來的世紀暴雨,特區政府的表現在社會上產生議論,尤其是災難預警和信息發放方面,有很大的改善空間,但政府的災難善後工作,卻有不俗的表現,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。暴雨過後,特首帶頭,各司局長親身前往受災嚴重的地區,探望受災居民,察看受災情況,率領不同的政府部門,並聯同地區關愛隊及地區社團,處理善後清理和修復工作。

受暴雨影響,雖一通後市區的路道出現崩塌,一度被困,缺糧、缺水,通信中斷的石澳居民,很快得到政府部門的援助,紀律部隊迅速前往石澳,在海灘修建臨時碼頭,並派出快艇將一部分有需要的居民轉移至市區,並聯同社區關愛隊,往石澳輸送一些食品、水等物資,而發生塌路事故的石澳道,也在周六晚間迅速恢復部分通車,讓石澳居民得以解困。

從今早的情況看,雖然仍有大雨,但受雨災影響的大部分交通道路已經重新開通,除了黃大仙站之外,地鐵也恢復了正常運作,絕大多數市民已能正常返工返學,市面恢復了正常。市區的各類物資供應正常,市民的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。在很短的周末和周日兩天時間內,香港已經從世紀雨災的嚴重損害中恢復過來,反映出政府的善後工作得力,具有成效。

不過,世紀豪雨的災害,並不只是表面上可以看到的地方,香港多山地、山坡,一些地點在短時間內吸收了過多的水份,泥石鬆動,仍有可能在後繼的時間發生災害事故,尤其是靠近民居的山坡、護土牆和道路,以及臨山、臨海而建的建築物,是否安全,有必要進一步巡查。

災難過後,仍有約10家學校因受洪水淹浸等原因,損毀嚴重,暫時未能恢復正常運作,這些受災學校的善後工作,也不僅僅是清理污水淤泥,修復校園這麼簡單,還須深入檢測校園各方面是否安全,以及檢測排水防洪系統是否完善,

接連發生的颱風和世紀暴雨,也可能已令市區的一些設施遭受損毀,如果未能及時發現乃修復,日後有可能成為導致安全事故的隱患。這次受災最嚴重的黃大仙地鐵站,不僅須盡快修復被損毀的設施,也須檢視該站的排水防洪系統,是否仍然安全可靠,能否應付日後再次出現的特大暴雨災害。此外,城市的排水系統,經歷過這次數百年一遇的特大雨災之後,是否仍然是完好無缺?也須進一步排查隱患,並因應這次雨災的情況,作出完善。

世紀雨災的影響廣泛而深遠,政府的善後工作仍須持續細緻深入地推進,務求將災害的影響減至影小,切實保障好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。與此同時,政府也有必要全面檢討應對重大災情的應急機制,完善預警和資訊發放機制,進一步完善各種防災抗災措施。

最新文章